遗传病也任性,传男不传女
Time:2021-4-18 16:29:40 作者:转载大师 关注:858
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,有一种封建思想叫做“重男轻女”,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,我们的基因却一如既往的任性,这些遗传疾病偏爱男性,传男不传女,
红绿色盲只遗传给男宝宝?父亲秃头儿子一定秃头?……不管是长相、性格乃至疾病,父母都可能会遗传给宝宝。如肥胖、白化病、糖尿病等,而有的遗传病则只遗传给儿子,不遗传给女儿。
常人有23对(46条)染色体,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,另一对是性染色体,女性表示为XX,男性表示为XY。遗传病有多种遗传方式,有的是常染色体遗传,有的是伴性遗传(也就是说致病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)。
通俗点说:对于女性,要两个X染色体都有致病基因才会患病。如果只有一个X染色体有致病基因,那她仅仅是个携带者而已,不会患病。对于男性,他只有一个X染色体,那么只要这个X染色体带致病基因,就会患病。
所以某些遗传病,遗传给儿子的可能性远大于女儿。比如以下这些:
1、红绿色盲
一说到红绿色盲,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:过红绿灯麻烦啦!你会发现,大部分色盲都是男性。说色盲是“传男不传女”的遗传病,并不代表所有的色盲都是男的,而是男性遗传色盲的几率会更大。
我们来了解一下色盲的遗传规律:
(1)如果父亲色盲,母亲正常,那么他们所生的男孩正常,女孩全为基因携带者。
(2)如果父亲正常,母亲为基因携带者,所生男孩一半色盲,女孩一半为基因携带者。如果仅一男一女则可能都正常,也可能男色盲,女为基因携带者。
(3)如果父亲正常,母亲色盲,所生男孩全部色盲,女孩全为基因携带者。
(4)如果父亲色盲,母亲为基因携带者,所生的男孩一半色盲,女孩一半是基因携带者。
(5)如果父亲、母亲都色盲,所生子女全部色盲。
从上述5种遗传规律来看,女孩只有在父母均为色盲,或者父亲色盲、母亲为基因携带者时,才可能是色盲;而男孩成为色盲的几率很大,除非父母都不是色盲,甚至不是基因携带者,男孩才可能不是色盲。如果你们夫妻双方或是一方有色盲,或携带色盲的遗传基因,最好就别生男孩啦!
2、杜氏肌营养不良
这是一种基因缺陷所导致的病症,因为致病基因DMD位于X染色体上,因此都是男性发病,女性为致病基因携带者。这种病症在发病的时候,大腿肌肉会出现萎缩,小腿变得粗壮但是无力,走路姿势像鸭子,经过几年之后就会逐渐瘫痪。一般在4岁左右发作,最晚也不超过7岁,而到20岁左右由于肌无力、呼吸衰竭而死亡。
3、蚕豆病
蚕豆病是遗传性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(G6PD)缺乏症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,如果患上了这种病,由于体内缺少G6PD这种酶或者酶的活性低,所以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就不好,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,引起溶血性贫血。
如果蚕豆病患者不小心吃了蚕豆,就容易发病。因G6PD缺乏诱发的严重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因红细胞破坏过多,如不及时处理,可引起肝、肾、或心功能衰竭,甚至死亡。
大医优孕柬埔寨生殖医院的顾问建议这样的家庭孕前一定要做筛查,或怀孕后进行产前诊断。如果你是致病基因携带者,那就很有可能遗传给男宝宝哦,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,尽量要避开这种生育风险。
4、血友病
血友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,由女性传递,男性发病。它的遗传规律跟色盲的遗传规律是一样的,也是一种“X连锁隐性遗传病”。它的遗传特征是:即便父母亲都是正常人,不是血友病患者,他们生出的儿子有可能遗传患上血友病,而生女儿则不会——只要母亲是基因携带者的话。
血友病其实挺可怕的,一般如果遗传了血友病,很小的年纪就可能会发病了,会自发或轻度外伤后出现凝血功能障碍,出血以后止都止不住。由于会流血不止,所以危险性也比较高。
基于血友病男孩遗传血友病的概率要比女孩遗传的概率高,而且又是通过母体遗传,如果备孕的你碰巧是基因携带者的话,那么就要想想办法啦,尽量生个女儿吧。提醒怀孕后的姐妹们,如果孕前检查没有筛查血友病的,怀孕后一定要进行产前诊断,如果发现是男孩,就要咨询医生的意见,尽量想办法了。
除此以外,还有秃头,其遗传规律也是“重男轻女”的X-伴性隐性遗传,通过母体遗传,男性发病率较高。所以,如果携带了这样的致病基因,最好也选择生女儿。
就想要健康男宝宝,可以选择第三代试管婴儿←点击在线咨询24小时人工服务
尽管以上这些“任性”的遗传病传男几率远大于女儿,但是在生育面前我们往往失去了把握权,谁又能把握一定生女儿,谁又能把握孩子一定健康呢?那么,遗传病携带者或患有遗传病的夫妻想生个健康的下一代,尤其是男宝宝怎么办呢?
如果在以前,还真没有办法,一切只能听天由命。不过,好在技术的发展为这群高龄夫妇、染色体异常和携带遗传病的人群带来福音,他们可以选择柬埔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。通过PGD/PGS技术可以检查胚胎是否携带遗传缺陷的基因,剔除有缺陷的胚胎,植入优良的胚胎,同时还可以满足对性别的选择,生个健康的男宝宝也不是问题了。
声明:本文文字转载、图片收集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及时告知我们,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。
声明:本栏目的内容,包括医学意见和任何其他健康相关信息,仅供参考,不视为特定诊断;如果您对自己的健康或他人的健康有任何疑问,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寻求医生的直接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