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了半个月!掐着排卵期万“精”齐发,为啥就是怀不上?!

Time:2021-4-8 15:55:56 作者:转载大师 关注:993

01首先你们排卵期真的找准了吗

月经的到来代表着一颗卵子的正式go die……而排卵期的推算:

对于月经周期规律28-30天的女性,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14-16天;

对于月经不规律的,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左右。

抛去这种计算方法不看,女性的身体也会释放一些“信号”:

①“那里”的分泌物增多

如果有几天白带格外多,颜色透明,质地稀薄滑润,还有蛋清一样的拉丝感(emmm……拉丝长度可达7-10cm)……八成是进入排卵期了。

②体温出现波动

一般来说,在排卵期前一两天,体温会有0.1度左右的下降,然后呈现出一个上升0.3到0.5度的上升,这段上升期就是排卵期,而体温再次下降的这一天就是排卵日。

③小腹有下坠感

排卵是卵子在排除万难、奋力突破包围圈,所以卵巢会有下坠感和疼痛感是正常的,不过这种感受不是每个人都有。

有些人因为摸不准这些“信号”,会选择“助攻”——排卵试纸。

640.webp.jpg

排卵试纸主要就是测尿中LH水平,排卵一般发生在试纸出现强阳性的24-48小时内,此时连续2天同房,妊娠率高。

但排卵试纸不一定靠谱,有些人可能连续几天呈现强阳后排卵,但当发生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时,也有可能根本没有排卵。

无论是根据月经周期推算排卵期

还是用排卵试纸监测

都存在一定的误差率

想掐准排卵日,本来就有点难!

02请示养精蓄锐等着排卵期万箭齐发

难怪你的种子总是不发芽,播撒的频率都不对啊!

总是忍住不发,容易石更不起来

男性每次产生欲望,大脑会刺激脑垂体对“二弟”发出”信号:“快,起来嗨!

如果压抑着对这种信号置之不理,久而久之“二弟”会对刺激感到陌生,反应就会变慢慢慢慢慢慢……甚至石更不起来。

精子攒着攒着就“老了”……

很多人以为啪的次数越少精子数量就越多,平时一个子儿都舍不得浪费,只等排卵期。

但别忘了“小蝌蚪”是有保质期的,长期禁欲,等排卵期一天啪好几次,这样精液中“老弱病残”的精子比例增加,精液质量下降受孕反而难。

再说,正常男性一次排精后,休息个2天又储满了,所以通常2~3天1次或一周2~3次都ok的。

按我国男士的平均水平,30岁以下的是没问题;30-40岁的平均水平是一周两次,刚刚合适;40岁左右的都市白领平均是一周一次。

没有爱的“运动”,没有灵魂

排卵期性生活,有明确的目标——“造娃”,这样爱意少了、功利多了,很多夫妻还比平时紧张,愉悦感没了,更不利于“造娃”。

所以劝大家,思想包袱别太重了……

说了这么多

就是想告诉大家要

正确利用排卵期

排卵后,卵子在体内一般存活24小时左右,精子在女性体内能存活72小时,排卵日的前3天至排卵后1天,都是同房的黄金时机。

所以,排卵前一周,每两天就爱爱1次,既保证精子质量,也可以增大精子与卵子相遇的机会。

就算不在排卵期也应该保持每周1~2次的性生活,和谐的夫妻关系对受孕会有很大帮助。

03如果规律运动还怀不上,是时候查查了

在实际备孕过程中,精子的质量和活力、卵子质量、输卵管是否通畅、子宫形态是否畸形、宫腔环境是否有息肉或粘连、是否存在生殖道感染以及夫妻两是否有同种或自身免疫异常等,这些都会对怀孕造成影响,甚至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。

如果你们规律“运动”却一直不“中奖”,这样超过1年要警惕,及时去医院,完善相关检查:

优生五项、生殖道的感染、性激素、血脂、血糖、胰岛素、甲状腺功能、凝血功能、叶酸基因、微量元素、子宫双附件超声……

男同胞也要完善精液等相关检查,“小蝌蚪”活力不行,“运动”再努力也白瞎!

04附赠大家一套备孕锦囊,快接好

除了监测排卵、完善孕前检查外,还有几个小建议:

01

这些可以多吃点

鱼肉;

富含B12的食物,如鸡蛋、牛奶以及动物肝脏;

水果+蔬菜不可少;

锌丰富的食物,如瘦肉、生蚝、牡蛎、猪肝、蛏子、扇贝等。

还有,女性补充叶酸是必需的,最好从计划怀孕前3个月开始。

02

与烟、酒绝缘

备孕的小夫妻要一起戒烟、戒酒及咖啡、可乐等,尽量不要熬夜,规律作息。

吸烟和喝酒会导致精子数量下降,减缓它们的移动速度,还会造成精子变形和DNA损伤……

03

注重运动,但要适当

要多锻炼,譬如跑步、游泳都是可以的,不仅可以避免肥胖、保持健康的体力,还是有效的减压方式。

但是,强度要适中,不能太剧烈,特别是备孕前的3~6个月,像马拉松、长距离的骑行就别了,这些会使得睾丸的温度上升,精液不喜欢高温。

04

保持愉悦的心情

焦虑和压力都会影响内分泌,不利于受孕。


声明:本文文字转载、图片收集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及时告知我们,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。

声明:本栏目的内容,包括医学意见和任何其他健康相关信息,仅供参考,不视为特定诊断;如果您对自己的健康或他人的健康有任何疑问,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寻求医生的直接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