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管婴儿里,你是哪种角色担当?

Time:2021-1-8 12:01:47 作者:转载大师 关注:688

每一对备孕夫妻对试管婴儿的认知和态度都不同,常会有各种问题,通过各种在试管婴儿这个场景里,你是哪种角色担当,一起来看看吧!

1懵懂天真型

有的小伙伴对于试管婴儿的相关知识不太理解,常常会造成一些误区,比如:试管婴儿是不是我的亲生孩子?以后长大了会不会比别人发育慢?

试管婴儿的专业名称是体外受精-胚胎移植,也就是把夫妻双方的精子和卵子取出来,在体外受精形成胚胎后移植回妻子的子宫内。既然精子和卵子都是夫妻俩自己的,那么生下来的宝宝自然是自己的亲骨肉了。从生物学上讲,精卵自然结合的试管婴儿和人工授精的婴儿无任何差别,孩子在智力、体力方面是相同的。

因此,除了精子和卵子结合的环境与结合的方式不同之外,做试管婴儿出生的孩子和自然受精分娩的孩子没有差异,各位担忧的小伙伴大可放心。

2谨小慎微型

在试管婴儿周期中,不乏这样的小伙伴,治疗过程中什么事情都不敢做,不敢走不敢动,甚至严格按照网络上道听途说的“注意事项”来约束自己,因为听信“吃苹果会让内膜变薄”的谣言而拒绝食用这个营养丰富的水果。

子宫内膜为什么会变薄呢?内膜的厚度也会随着子宫形态的改变而发生改变,有时候在子宫接近中位的时候,内膜看起来会略厚一些,子宫卷曲的时候内膜也比舒展的时候看起来厚一些;雌激素水平的波动也会造成内膜厚度的改变;而且因为子宫内膜蠕动波的存在,内膜的厚度也会有不同。让苹果“背黑锅”真是有点不太公平。

正在积极治疗的伙伴们切莫太过小心翼翼,正常的生活是完全可以的,长期处于担忧的状态,会造成情绪紊乱,对治疗是百害而无一利的,放松心情才能迎接好孕。

5feac4d1e3f940dda10b1d39a2157255_th.jpg

3粗枝大叶型

过分小心不可取,过度“放纵”也不行呀,小伙伴们放松心情有利于成功,但是无视各种注意事项,对于妊娠结局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。有的小伙伴会在试管婴儿周期中不顾治疗进程与丈夫同房,这种情况是需要避免的哟。

一般来说,降调期间,即进入促排周期之前,是可以同房的。但是在降调期间进行同房,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激素分泌,使降调失败。而在促排卵期间,卵巢由于药物的刺激容易变大,此时同房可能会增加卵巢蒂扭转的风险;还可能促使成熟卵泡排卵,导致取卵失败。因此,在试管婴儿期间能否同房,可以提前咨询一下医生。

在试管婴儿的治疗过程中,小伙伴既不能太粗心大意,也不能过分小心翼翼,这其中的“尺度”还需要各位自己掌握好,平和的心态是很重要的,适当注意医生告知的事项就可以,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对于受孕才更有利。

4盲目认知型

试管婴儿已经逐渐失去神秘色彩,被广大群众了解并接受。但其实还是有不少小伙伴存在着

一些误区,比如要求:第二代试管婴儿是不是比较好,我要做这个!

第二代试管婴儿与常规试管婴儿是不同的两种受精方式,二者的受精率、临床妊娠率并无差别。认为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比第一代好,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,两代试管婴儿只是针对的人群不同,各有不同的适应症而已。

所以,在选择试管婴儿方案时,听从医生的建议,选择对症的、适合自己的,才是好的。

5充分信任型

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对于治疗过程来说十分重要,有的小伙伴对于医生给予高度信赖,比如说促排前吃避孕药这一环节,有的人会问“为什么要吃避孕药?我是想要孩子,我不要避孕。”医生解释后,有的人理解了,有的人可能还是一知半解,但出于对医院、对医生的信任,坚持按时按量服药。

在助孕过程中服用口服避孕药是为了怀孕提供更好的身体条件,而不是用于避孕。口服避孕药可以把不正常的内分泌水平调至正常,还会抑制排卵,同时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,对于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或存在内膜炎症的患者,加服孕激素可以改善内膜,为胚胎着床做准备。

每种药物都有特定的药理,对每种药物药理的把握是医生经验与技术的体现。既然选择专业的服务、专业的医生,了解治疗原理后,选择更多的信任与配合,对小伙伴们有更大的帮助。

6耐心学习型

试管婴儿周期长,需要多次就诊,反复检查,因此良好的心态与充足的知识储备是很必要的,在治疗过程中,小伙伴常会遇见突发状况,因此医患之间的沟通也很重要,经常耐心与医生交流、学习的小伙伴在遇事时常常可以做到保持冷静,判断事件的严重性,能及时联系医院,常可避免出现严重后果。比如移植后出血,有的小伙伴就可以根据情况判断是正常还是异常。

移植术后阴道出血量少,不超过平时经量,在明确诊断、排除宫外孕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保胎治疗。阴道是一个长的生殖腔,少量出血可能会残存在内,在随后的3~7天可能仍有少量血迹或咖啡色或淡粉色的分泌物排出,不必惊慌。只要阴道出血不超过月经量,排除宫外孕,不伴有腹痛、头晕乏力等症状,在医生的指导下保胎治疗,大部分情况都会化险为夷,继续健康妊娠。


声明:本文文字转载、图片收集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及时告知我们,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。

声明:本栏目的内容,包括医学意见和任何其他健康相关信息,仅供参考,不视为特定诊断;如果您对自己的健康或他人的健康有任何疑问,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寻求医生的直接建议。